连州镇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为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障广大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陈超文 党委书记
副组 长:郑剑锋 党委副书记、镇长人选
成 员:夏建球 人大主席人选
俞刚松 党委副书记
曾 媚 党委副书记
曾代方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陈 兵 党委委员
梁海珍 党委委员
廖永庭 党委委员、南门派出所所长
廖海龙 党委委员
欧阳琦 人大副主席人选
廖智华 副镇长
马小方 副镇长人选
何天明 副镇长
于云芳 副镇长
辛诗研 副镇长人选
熊江伟 副镇长人选
李金星 综治办主任
许先华 公共服务办主任
黄雪英 经济发展办主任
叶燕珍 司法所所长
温裕龙 党政办副主任
吴芬佩 妇联干事
杨晓欢 南门社区书记
邓君笑 城东社区书记
骆瑜之 湟川社区书记
邓冬迎 西城社区书记
黄志军 慧光社区书记
陈海军 北山社区书记
潘歧良 莲花社区书记
欧阳春艳 燕喜社区书记
吴辉萍 北湖社区书记
甘俊凯 冈溪社区书记
廖有坚 元潭村书记
伍秀莲 城西村书记
姚顺良 满地村书记
钟志堂 高堆村书记
李智节 城南村书记
邵振兴 龙口村书记
梁建新 协民村书记
周瑜翠 三古滩村书记
黄 宇 城北村书记
张郁林 龙咀村书记
黄润就 良江村书记
徐凉清 半岭村书记
张建武 巾峰村书记
邓卫民 白云村书记
罗建军 石角村书记
石建立 共和村书记
成基建 大坪村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共服务办,由欧阳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由许先华为联络员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公共服务办、人大办)由夏建球人大主席任综合协调组组长,欧阳琦人大副主席任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公共服务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连州镇现场指挥部的统筹协调、汇总信息上报。
2.物资保障组(党政办、经发办)由廖智华同志任物资保障组组长,于云芳同志任物资保障组副组长,党政办、经发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配合防控物资储备、物资转运。同时负责为疫情管控区域人群提供生活必需品上门(非接触)服务。
3.交通管控组(农办、执法办、连州交警中队)由陈兵同志任交通管控组组长,熊江伟同志任交通管控组副组长,农办、执法办、人大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联系公安,并协同公安对管控区域的车辆进出管理,切实做好生活服务工作,做好进出各区域特殊车辆的消毒工作,做到“一车一消毒”。
4.重点人员转运组(北湖医院)由北湖医院院长任重点人员转运组组长,北湖医院、红会医院、总工会医院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对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的患者及时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并向流调溯源组反馈转运结果。转运时,要严格落实分类分批转运,根据被转运人员的类型,派出相应类型的车辆转运。要做到“一车一消毒”。转运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防护,严防交叉感染。在未出现需要转运人员时,对各管控区域进行消毒。
5.宣传教育组(党政办、党建办、公共服务办)由梁海珍同志任宣传教育组组长,党建办、公共服务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处置煽动性、谣言类不实信息,由镇公共服务办和党建办收集信息后交给党政办汇总后发布疫情信息。
6.督查督办组(纪检办)由曾代方同志任督查督办组组长,纪检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对各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7.核酸检测组(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北湖医院、红惠医院、总工会医院)由欧阳琦同志任核酸检测组组长,北湖医院、红惠医院、总工会医院负责人任副组长,协调北湖医院、红惠医院、总工会医院工作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负责对管控区域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核酸检测。
8.流调溯源组(综合治理办、公共服务办)由俞刚松同志任流调溯源组组长,欧阳琦同志任流调溯源组副组长,综合治理办、公共服务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配合市疾控中心对摸排到的渉疫重点人员进行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调查,在及时向市疾控中心通报信息的同时及时向综合协调组通报信息。
9.志愿服务组(建设办、生态环境办)由廖海龙同志任志愿服务组组长,辛诗研同志任志愿服务组副组长,综合治理办、公共服务办部分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组织、召集、协调党员干部、民兵、到各个小组或村居参加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0.秩序维持组(连州市公安局南门派出所)由廖永庭同志任秩序维持组组长,南门派出所干警任成员。负责安排公安民警、辅警到各小组、区域进行执勤,负责各小组、区域的安保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开展流调溯源
1.调查活动轨迹。综合协调组对初筛阳性个案进行复采复检的同时,即时联系同级公安部门开展病例发病(无症状感染者首次阳性标本采样)前14天至隔离前的活动轨迹调查,填报《个案轨迹调查表》,形成活动轨迹初步调查报告。
2.报送核心信息。综合协调组会同公安部门根据轨迹调查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掌握阳性个案的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停留点、疫苗接种史等关键信息,在接到报告后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的收集和报送。根据阳性个案在活动停留点的实际停留情况,12小时内初步完成重点场所研判与界定,补充《个案轨迹调查表》并形成地图标记
3.排查追踪高危人群。综合协调组会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排查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摸清传播链。必要时,省和地市级疾控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驻点指导。加快跨区域协查进度,协查方要在收到通报后24小时内反馈协查结果。
(二)分级实施区域防控
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可以精准到楼栋、小区(村小组)、社区(村)、镇。上述区域内出现1例病例时划定为中风险地区;14天内出现超过10例病例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时,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连州镇人民政府对中高风险地区实行分级管控:
封闭区。将阳性个案的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划为封闭区,实行“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管理措施。封闭区全体人员前7天每天及第10、14天各检测1次核酸。封闭区14天内(自最后一例阳性个案隔离管控日期起计算) 无新增感染者则解除封闭。
封控区。将阳性个案的密切接触者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原则上每户只能派1人在指定时间外 出购置保障物资。封控区全体人员第1、4、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 测。封控区7天内无新增感染者,经现场指挥部组织评估后转为警戒区管理7天,无新增感染者则解除管理。
警戒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视情将封闭封控区周边区域划为警戒区,实行“两点(居住点-工作点)一线、非必要不离开”管理措施。警戒区全体人员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 测。警戒区14天内无新增感染者解除管理。(封闭区、封控区、警戒区管理措施见附件1)
(三)摸排管控区域人员
流调溯源组根据感染者的活动轨迹确定涉疫重点场所及暴露时段。对出现确诊病例的区域,由村(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对该区域住户进行登记造册,切实摸清人员组成、人员结构、人员关系,确保登记到该楼栋或单元的所有人员底数清、情况明。
(四)强化生活物资保障
管控区域实施“一户一卡”通行证制度,疫情期间每户发放1张出入通行证,每2天每户可指派1名相对固定的身体素质好、抵抗力较强的家庭成员持通行证出门采购生活物品,或由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必需品上门(非接触)服务。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
(五)严格公共场所管控
暂停卡拉OK、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中心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除涉及民生的水电气维修外,村(社区)各类工程施工一律停工;立即关闭村(社区)内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社区周边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实行提升一级管理,缩短营业时间,入口处应设置消毒垫,室内定期消杀,安排专人督促进出人员一律测体温、全程戴口罩,不配合的及时提醒并劝返。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扫(亮)码戴口罩。
(六)限制人员聚集活动
疫情期间,减少人员集聚,停止非必要聚集活动。严格大型活动监管,原则上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聚餐等活动。村(居)摸排发现有聚集活动的及时上报镇疫情防控指挥办
(七)落实重点区域消毒
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每日至少对该区域公共部位进行两次消毒,使用频繁的部位要多轮、多次及时消毒。
2.合理分类生活垃圾,按照规范足量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同时设置专用废弃口罩收集桶,在桶上张贴明确标识,引导群众定点投放,规范处置。
(八)快速开展核酸检测
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按照《连州镇大规模人群新冠肺炎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方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九)加强宣传防范
1.宣传教育组要通过“一封信”、“倡议书”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公众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2.村(社区)通过宣传栏、标语、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防控、生活防疫等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营造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的氛围。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畅通居民沟通渠道,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居民弘扬正气,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村(社区)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村(社区)制度,强化村(社区)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
各村(社区)每日汇总社区(村组)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镇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村(社区)应第一时间报告镇疫情防控指挥办。
(三)强化督促检查
督查督办组要加大对各区域、村居委的巡查力度,对在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诿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做好善后工作
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社区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五)抓好舆情监控
疫情动态需要向外发布,必须按规定逐级上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镇防控指挥部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附件:1.新冠肺炎疫情封闭区管理措施
2.新冠肺炎疫情封控区管理措施
3.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区管理措施
附件1:
新冠肺炎疫情封闭区管理措施
一、实行封闭管理
相关区域的小区、社区、路段设立卡口,仅保留少量出入口,关卡 24 小时值守。人员只进不出,普 通社会车辆禁止通行。生活物资保障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按需便捷通行。人员就医等需求报社区管控专班统筹安排,出入时规范防护,严格消毒。
二、严格管控措施
停止区域内的所有商贸服务,娱乐场所、餐饮、商铺、群众性健身文化活动场所等全部停业。
三、做好居家隔离
隔离期间,所有人员居家不得外出,确保“足不出户”。
四、满足基本需求保障
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积极回应居家隔离人员合理诉求,日常必需物品由属地镇配送上门。保障水电网络通讯畅通,引导居民网上购物,物流专人管理,无接触配送到家。重点关心关注考生、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慢性用药需求病人、低保特困等人群的特殊需求。
五、做好涉疫情生活垃圾处理
一般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其他相关生活垃圾”处置,垃圾日产日清,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 的消毒液或 75%的酒精喷洒消毒,双层垃圾袋包装,再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普通居民使用后废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
六、规范环境消杀
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厢式电梯、公共楼道、公共厕所、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与设施,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七、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服务
实施“专人包户”制度,“社区三人组”组成健康监测和服务团队,开展居家人员健康监测,每日 2 次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及时送定点医院排查,做好透析等慢性病患者送医就诊服务。
八、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确定频次,建议前 7 天每天一检查,第 10、14 天对区域内全体居民开展核酸检测。采样时避免人群聚集和交叉。
九、加强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及时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消除群众的忧虑和恐惧心理,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防控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十、封闭管理区域的解除
14 天内没有发现感染者,环境清洁消毒合格,达到封闭管理时限后,由我镇提交申请,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解除封闭管理。
附件2
新冠肺炎疫情封控区管理措施
一、实施封控管理
相关区域的小区、社区、路段设立卡口,仅保留少量出入口,关卡 24 小时值守。人员只进不出,普通社会车辆禁止通行,生活物资保障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按需便捷通行。人员就医等需求报社区管控专班统筹安排,出入时规范防护,严格消毒。封控区域内,设立若干个网格化管理,各网格内人员不可以流动到其他网格。
二、严格管控措施
区域内的餐饮场所暂停营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外)和卡拉 OK、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中心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所有培训机构(含托管)暂停线下服务。区域内保留一定数量通风条件良好的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其员工不得离开封控管理区,工作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三、做好居家隔离
所有人员原则上足不出户,待 2 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可以有序到区域内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生活物资、领取快递以及非聚集性活动等。
四、做好基本需求保障
保障区域内的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居民提供服务,引导居民网上购物。可按需设置物资供应点、流动供应点以及外卖、快递临时暂存点,做到专人管理,无接触配送。重点关心关注考生、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慢性用药需求病人、低保特困等人群的特殊需求。
五、做好涉疫情生活垃圾的处理
一般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其他相关生活垃圾”处置,设置指定垃圾收集装置,日产日清。
六、规范环境消杀
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厢式电梯、公共楼道、公共厕所、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与设施,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七、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服务
实施“专人包户”制度,“社区三人小组”组成健康监测和服务团队,开展居家人员健康监测,每日 2 次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及时送定点医院排查,做好透析等慢性病患者送医就诊服务。
八、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确定频次对区域内全体居民开展核酸检测,采样时避免人群聚集和交叉。建议按照第1、4、7天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九、加强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及时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消除群众的忧虑和恐惧心理,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防控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十、封控管理区域的解除
7天3 检没有发现感染者,环境清洁消毒合格,达到封控管理时限后,由我镇提交申请,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解除封控管理,转为警戒区管理 7 天,设定流动检测点,加强流动核酸检测和居民健康监测。警戒区管理 7天无新增病例报告,则解除管理。
附件3
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区管理措施
一、实施闭环管理
相关区域的小区、社区、路段设立卡口,实行 24 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扫通行码、亮健康码通行。严格管控非本小区(村居)居民进出。
二、非必要不外出
所有人员不聚集不串门,在第 1 次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暂实施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以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两点一线”往返目的地。非必要不离开警戒区域,确实要离开的,凭 72 小时有效核酸检测证明。
三、严格管控措施
区域内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外)和卡拉 OK、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中心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所有培训机构(含托管)暂停线下服务。区域内公共交通限制载客量保持在限定值 50% 以下。超市、农贸市场加强通风,限制人流,提倡非现金支付。餐饮场所大厅禁止堂食,包房可正常服务,每个包房不超过 10人。
四、加强健康服务
落实“四个一”健康服务,指导居民自我健康检测,每日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向所在单位及居住地村(居)委会报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随访。辖区医疗机构加强发热病例监测。药店强化对退热等中西感冒药销售登记上报管理,禁止向健康码“黄码”人员销售退热类药品。
五、加强环境卫生
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加强对公共卫生间、社区活动场所、户外活动设施等公共部位以及垃圾站点的消毒。
六、加强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及时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消除群众的忧虑和恐惧心理,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防控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七、闭环管理区域的解除
14 天内没有发现感染者,环境清洁消毒合格,达到闭环管理时限后,由我镇提交申请,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解除闭环管理。